时隔50年,美国人视角下朝鲜战争全貌,实在太生动了。每个人、每件事、每个决定的讲述都十分精彩。麦克阿瑟,李奇微,阿尔蒙德,金日成,李承晚,斯大林,毛泽东,彭德怀,麦吉,沃克,杜鲁门,艾奇逊,马歇尔,布莱德雷,参联会,塔夫脱,卢斯,共和党国际派,共和党极右翼,院外援华集团,蒋介石,废物一样的国民党,东京第一生命大厦,菲律宾,釜山,仁川,平壤,长津湖,砥平里,云山,开城。
推动这一切发展,做出每个决定,最终还是一个个人,这里几乎看不到任何集体的智慧,集体只有混乱。这些个人在形势判断和战略决策上,毛泽东是断档领先其他人的存在。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这样一副图景:共和党、民主党、大选。总统、将军、参联会。华盛顿,东京,苏联,欧洲。这些东西组合到一起时,无论经过怎样的曲折,最终都一定能战胜金日成,但无论如何都没法战胜毛泽东。二十年后,他们输给了胡志明。
10年前在悉尼从学校出发前往市区的路上会经过一个修缮很好的墓园,里面有纪念碑,是纪念当年参加朝鲜战争的澳洲籍阵亡士兵;书中记录的一件事让我们在尝试设身处地去感受五十年前这场战争刚刚发生时的社会背景很有帮助:1950年,志愿军在辽宁边境陆续集结,这时候已经在武汉当监狱长的曹玉海向解放前所在部队的团里申请参加志愿军前往朝鲜,可团里没有权限,最后直到军区一级才获得重返部队的批准并进入朝鲜,1951年2月牺牲在汉江南岸的战斗中。
哈伯斯塔姆的讲述越南战争的书《出类拔萃之辈》,京东和微信电子书都没有上架,得搜个pdf的看看。
《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Volume 1,2,3》
大卫·伊格曼’自我进化’四部曲中的第二部, 作者是斯坦福的脑科学家。 说来也逗,
呃…这是伟大的本科重走计划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微积分日常看不动了,得周末来公司没人的时候看了